本网讯 (环工学院 刘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想要走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道路就必须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民居住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7月10日至7月13日期间,为调研繁昌县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情况,安徽师范大学环工学院赴芜湖市繁昌县农业面源污染调研团队在与繁昌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共同商讨之后,确立了农产品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三个调研方向,并走访了繁昌县数家大小型农业种植户、畜牧养殖场和水产养殖场,进行实地调研。


据悉,在农业种植方面,繁昌县的农业种植户已在当地农业农村局与环保局的号召下削减农药的使用,旨在减少土地的农药残余量;堆积的秸秆禁止燃烧,采用回收利用的方法使秸秆还田;用做保湿保温的农膜最终也将采取环保回收处理措施。在水产养殖方面,当地的水产养殖企业较少,且多采用活水养殖的方式,使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减少污染。在畜牧养殖方面,繁昌县的畜牧粪便处理方法主要有粪污干湿分离发酵利用、粪污异味发酵利用、立页增氧发酵利用和五华鸡牧林生态循环模式。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达繁昌县平铺镇。在与各个养殖场的负责人员沟通之后,了解到了繁昌县养殖场均实施雨污分离,将畜牧粪污合理收集后统一送往发酵室,在发酵室完全腐熟杀菌后制作成有机肥料,达到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并设置无公害的填埋场处理养殖场的病死禽类,实施无公害填埋处理。


经团队调研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乡村振兴道路后,繁昌县的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已有所改善,但仍需完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不仅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随着各地积极推行绿色生产模式、相继打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相信在未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必将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