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网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学工快讯> 正文

【暑期三下乡】学习党员精神,助力乡镇发展

编辑:郑合庆  发布日期:2021-07-18 次数:


 

本网讯(生环学院)为了深入了解党员在乡村基层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学习他们的服务精神,更好的进行助农工作,生环学院赴阜阳颍上乡村志愿团队于七月十六日对鲁口镇党员干部工作状况进行了调研。 根据对当地居民的询问和对鲁口镇入党情况的调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鲁口镇三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协助调研。七月十六日上午九点,团队记者尹宇彤同学和刘洋同学先后对人民教师刘彪同志,基层劳动人员孟凡英同志和陈文霞同志进行了采访。

刘彪同志是鲁口镇中心学校的任课教师,自上任起便始终勤勤恳恳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期间虽然多次拥有前往大城市深造的机会,这位令人尊敬的人民教师却始终坚持留在鲁口镇这座古老的小镇中,采访过程中,我们向刘彪先生询问了他坚持至今的理由,他沉思片刻,最后认真的说道“不抛弃,不放弃”,刘彪先生认为,他一生中最正确的两件事,一是在年轻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是多年来始终认真负责地教导的鲁口镇的孩子们,“镇子不大,教师也不算很多,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坎坷,但是能看到我的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看到他们带领着他们的孩子、学生走上正轨,就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了,这也是我坚持至今的动力。”这是当我们询问具体原因时,他包含深情的一段话,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来到鲁口镇进行助农工作至今所遇到的困难,一开始的雄心壮志,如今却有些意兴阑珊,我们缺少的无疑就是刘彪同志身上的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这段珍贵的采访记录,无疑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随后,我们又向孟凡英同志和陈文霞同志了解了当地的重要产业——西瓜种植的相关情况,根据采访,我们了解到,当地的西瓜种植产业由来已久,数十年来产量一直较为稳定,但逢天灾却始终无能为力,去年洪涝灾害,鲁口镇受灾严重,数家天地被淹,西瓜白白损失,甚至影响到了当地一些较贫困家庭的生存问题,虽然政府有发放补贴,但治标不治本,防洪问题必将是未来解决鲁口镇农作物产量稳定性的重要一步,因此,调查当地洪涝现象出现原因也成为了我们团队助农工作的一个艰巨的任务。


采访的最后,我们分别三位党员合影留念,他们无疑是这座镇上最值得敬佩的人之一,是他们的努力,让小镇不断发展,让灾难到来时的损失降到最低,他们是我们作为乡村志愿者最好的榜样,也是身为共产党员作为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最好榜样,在未来的短短数日里,我们将学习他们的精神,努力为助农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