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和芜湖政府对于水体生态系统修复的号召,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要求,7月1日,学院赴芜湖、合肥两市水体处理工艺调研团队前往芜湖朱家桥生态公园进行调研学习。
在生态涵养塘,队长张耀萱带领团队成员学习了解生态涵养塘的主要工作原理,介绍了生态涵养塘通过自然生态过程及物质循环,将水体中氮磺等富营养化物质予以吸收、转化、再分配,使水体得以净化的重要作用。随后,团队来到了强化人工湿地,因系统学习过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因此实践队员对氧化塘的基本工作原理有很深认识,队员们将课本知识与实地情况联合起来,尝试分析了强化人工湿地中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作用,并进行了充分讨论。


紧接着,同学们到达了水杉栈道,生态涵养塘内保留了一片原生的水杉林,在水杉林中构建镀锌钢格板栈道约365米,便于穿行游览湿地风光。每到秋冬时节,水杉披上红妆,水天相接,美不胜收。团队14人畅游其中,感受水杉栈道的夏日风采。最后,同学们来到了潜流人工湿地。在这里不仅种植了美人蕉、菖蒲、水葱等水生植物,而且在地下设置了沸石、火山岩等滤料。朱家桥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流经公园后,被潜流处理湿地和表流处理湿地同时净化处理,再进入生态稳定塘,水质达标后通过板城垾、保兴垾水系流入长江,从根本上实现“水清岸绿”。
朱家桥生态公园通过绿化提升改造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将原来城市的“边角料”,变成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市民共享绿色发展福祉。参观结束后,团队在此合影留念。今天的实践中,队员们不仅领略了环境给所带来的美,更了解了生态公园的基本构造,在原有知晓的理论基础上,丰富了同学们在水体生态系统修复的认知。